51吃瓜网 - 全网更新最快最全的吃瓜网站

观测语言生活 解读社会万象 提供决策咨询 服务国家发展

赵世举教授荣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来源:原创文章 原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2018-10-07


来源:武大社科动态,2018年9月30日

编者按:由湖北省政府主办的“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至今已举办11届。在2018年“第十一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我校共9项成果获得一等奖,分别为:《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三卷)》(陆耀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系列论文(简新华、余江)、《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生态》(陈文新)、《全球竞争中的国家语言能力》(赵世举)、《李达全集》(汪信砚等)、《面向全面小康的图书馆常态化转型发展模式探索》(陈传夫等)、《戴震 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吴根友、孙邦金)、《极地国家政策研究报告(2014-2015)(2015-2016)》(丁煌等)、《Conflict of Law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肖永平等)(按第一作者年龄排序)。诸位老师的成果有重大学术理论价值,对解决重大学术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有突破性贡献,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高度评价,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为此,特设“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专题对获奖老师们的成果进行报道,以飨读者。

本期对赵世举教授的《全球竞争中的国家语言能力》进行报道。

    一、主要内容及观点

《全球竞争中的国家语言能力》一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文章对“国家语言能力”这一新的概念进行了独到的界定;首次全面、系统而且详实地揭示了国家语言能力的要素及其与国家实力的关系;从国家战略高度和世界大势出发,深入分析了提升国家语言能力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保障国家安全和国际化发展、服务大众生活的重要作用;剖析了我国语言能力状况及面临的挑战,呼吁全面推进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在理论框架建构、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开拓性。

文章认为,国家语言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掌握利用语言资源、提供语言服务、处理语言问题、发展语言及相关事业等方面能力的总和。它是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软实力,而且正在成为硬实力。

国家语言能力包括七大要素:(1)语言资源拥有能力。当今语言资源价值空前提升,蕴藏着巨大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的能量,可产生多方面的效益,正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资源和战略资源。(2)语言使用及服务能力。这直接影响国家治理能力、社会生活质量和国家文明程度。建立完善的国家语言服务体系和语言应急援助机制势在必行。(3)语言资源开发利用能力。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国家软实力提升的一个重要着力点。(4)国民语言能力。是国家语言能力的基础、核心和支撑,直接决定国家语言实力的强弱,影响民族素质和国家人力资源质量。(5)语言人才储备能力。语言人才需求激增和新兴语言职业的涌现,需要大量的优质专门语言人才和复合型语言人才。(6)语言管理及语言事业发展能力。语言是国家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治理对象。它也是双刃剑。通过语言管理,建立有利于国家意志的语言秩序,是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必要条件。(7)语言影响力。一种语言的国际影响力,伴随着其文化的辐射力和渗透力、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力、政治的操控力、科技的话语权等。既是国家实力的外现,也是国家利益的国际拓展。

我国是一个本土语言资源丰富,而外语资源贫乏的国家;语言资源质量和资源管理水平也不高;语言服务能力薄弱,体系尚未健全;语言资源开发利用意识不强,能力不足;国民母语能力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下滑、外语能力不足;语言人才尤其是复合型、应用型和非通用语人才短缺;语言管理及语言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语言影响力有限,且受到强势语言挤压和侵蚀。因此,全面提升国家语言能力已是当务之急。

 

二、学术创新及价值

主要创新在于,首次全面系统地阐发了国家语言能力的概念、要素及其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保障国家安全和国际化发展、服务大众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国家战略高度和世界发展大势出发,深入剖析了我国国家语言能力状况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对策建议。不仅开拓性地对国家语言能力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释和框架建构,而且进行了详实而深入的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对于我国国家语言能力建设以及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与规划学、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且已为相关理论构建和国家语言能力建设实践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社会影响及应用

该文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反响。不仅在学术界被广泛引用、转载、摘录和下载,而且得到了国家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1)中央有关部门摘编两篇,刊发在重要内参上,并且很快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

(2)国家语委将该文列为制定《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的重要参考文献,作者也应邀作为核心专家组成员参与了两个规划的制定。

(3)据该文改写的咨询报告入选由《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中心和南京大学中国智库评价中心评选的“2015年度中国智库研究资政建言类十大重要研究成果”。 

(4)《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又将全文翻译为英文,发表于《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6年第3期。

(5)国家语委组编、发布的《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2016》摘录该文(商务印书馆出版)。

(6)教育部语信司组编的《中国语言生活要况2015》(商务印书馆出版)摘录该文。

(7)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选编的《语言政策研究热点2016》(上海辞书出版社)收录全文。

(8)中国社会科学网等网站全文转发该文。

(9)该文属于语言学高被引论文,截至2017年底,仅知网下载就高达2706次(含英文版下载265次)。

 

 


本网站是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托建设的语情信息资源平台,主要为学术研究提供无偿服务。如果有错误或侵权的情况,请著作权人致函zgyq@51chiguaweb.com,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感谢支持!
系列资源 | 注册
用户名:
真实姓名:
身份证明资料:
上传
上传
上传
上传
请申请注册的用户上传加盖所在机构公章的证明材料。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请输入有效的电子邮箱,以确保收到审核结果。
验证码:
系列资源 | 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系列资源 | 找回密码
用户名:
手机号:
邮箱:
新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邮箱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