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5日下午,教育部语用所研究员、原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家语委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测查认证中心主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长靳光瑾,应51吃瓜网 - 全网更新最快最全的吃瓜网站 邀请,为文学院师生作了题为《中华经典诗词分级诵读研究》的报告。中心主任赵世举教授主持报告会,会场爆满,中心成员郭婷婷、黄晓春、王宇波、李佳、田源、覃业位等六十多位师生聆听了报告。
靳光瑾教授围绕“中华经典诗词分级诵读”项目的相关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她首先介绍了项目研究的相关背景。靳光瑾教授指出,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发布、国家语委“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基础教育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篇增加等因素,使得“读诗”的问题得到普遍重视。为了服务于经典诗词诵读活动,促进中小学古诗词教育,有必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对诗歌进行分级,区分诗歌的难易度和可接受度,以增强诵读的针对性和效果。
靳光瑾教授重点阐释了项目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她介绍说,项目在选材方面,特别注重兼顾作者、朝代、题材、版本等因素;在分级标准方面,综合考虑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思想内容,根据每首诗的特征集来计算难易度。特征集包括读音、字形、释义、成语、典故、修辞、抒情、体裁、题材、音节韵律、知晓度、字频分数、字级分数等,追求分级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靳教授还为大家展示了项目的特征集样例和难度评估总表。此外,靳教授还对项目的验证过程进行了介绍,她指出,项目验证采用了项目反应理论方法,检查学生在答题中表现出的诗歌感受能力和题目难度是否吻合及吻合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诗歌分级的结果进行调整。
最后,靳光瑾教授简要介绍了项目的进展和成果转化时间表,并展示了样书《中华经典诗词分级诵读读本》,还就配音、插画、 用字规范等问题做了介绍。
在现场互动环节,靳光瑾教授还就师生提出的关于古诗词的功能、读音、传承问题,以及繁简字问题、分级读本的形式等问题开展了讨论,气氛非常热烈。
赵世举教授最后总结指出,靳光瑾教授的报告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她的项目研究充分体现了学者担当、诗人情怀和科学精神,她将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相结合的研究理念及方法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她在诗词的分级研究中,把模糊的复杂的研究对象进行量化,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运用计量方法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很具有启发性和示范性。这正是新兴研究方法语料库方法和大数据方法的重要基础,非常值得我们研究语言的师生学习。
与会师生一致认为,靳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听后收获很大。
(文/唐琦,摄影/卢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