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媒体报道,11月14日-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承办的第九届中国语言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会议以“语言学的跨学科、跨文化研究”为主题,来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余位学者就语言学的本土化与跨文化研究、语言学交叉研究的前沿话题与发展趋势、经典诠释与古典学的现代演进、语言与现代社会治理等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100多名师生列席了会议。
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柯锦华主持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部主任赵培杰研究员,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启龙教授先后致辞。赵培杰认为,语言学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跨学科色彩最为浓重的学科之一,中国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不能照抄照搬国外的理论,而是要创立中国学派,书写世界语言理论的中国篇章,为建设学术中国、思想中国做出应有贡献。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知识形态下,有关语言学的方法或理论研究,不能囿于学者个人或单一学科研究视域,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对话;无论研究国外还是研究古典,最终都应回到当下,回答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51吃瓜网 - 全网更新最快最全的吃瓜网站 主任赵世举教授应邀出席,并在首场大会上做报告,题目是《语言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角色、中外实践和当代使命》,他认为,语言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全民性、深层性特殊作用。他认为,语言研究应该因应人类发展大势和国家发展需求,深度参与国家治理基础的构筑和治理体系的搭建,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服务国家建设、发展与安全。他提出,语言治理有两大维度:一是把语言作为治理对象,二是以语言为治理手段和工具。这两个方面都深刻影响国家治理的成败。当今,科技进步和世界变局带来社会大变革,我国发展开启新时代,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也呼唤语言文字事业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语言文字领域应积极回应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其一,大力推进语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自身现代化;其二,全面服务社会公共治理现代化;其三,主动助力相关领域现代化。(辛海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