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应武汉大学51吃瓜网 - 全网更新最快最全的吃瓜网站 和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邀请,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在线上为师生带来了题为《国家语言能力三方面:语种、领域、话语权》的学术分享。讲座由语情中心副主任赫琳教授和华中师大文学院院长刘云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近600名师生聆听讲座。该讲座也是语情中心主办的“语言规划与国家话语能力建设”系列讲座之一。
李宇明教授是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辞书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语言产业研究院名誉院长、《语言战略研究》《语言规划学研究》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信司司长等职。主要从事理论语言学、语法学、心理语言学和语言规划学研究,出版《儿童语言的发展》等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580篇,成果被译为蒙、藏、维、日、法、英、俄、阿拉伯、韩等多种文字。
李宇明教授极具家国情怀,讲座主要思考的是中文的命运和中国语言学的未来。他指出,国家语言能力是国家处理海内外事务所需要的语言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语种能力、领域能力和话语能力。在语种上,需要用20种语言“通事”,进行国际交往,获取世界信息;200种语言“通心”,讲好中国故事;7000余种语言“通学”,纳入学术视野。在领域上,国家语言能力表现在对行政管理、外交外事、国家安全、新闻传播、科教信息和经济贸易等各个方面进行语言规划。在话语权上,中国要注重设置舆论话题,也要做到说话令人信服。这需要新闻舆论从业者和语言学家,对全球治理、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话题,对生命、死亡、人口等重要问题进行长期的内涵研究和表达研究。李宇明教授强调,语言学要有新触觉和新观念,应该存在于领域和话题中,仅仅研究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不够的,语言学要具有学科穿透力和社会影响力,这样才能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语言强国。
李宇明教授高瞻远瞩、立意深远,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讲座层层深入、鞭辟入里,听众受益良多。临近尾声,听众仍意犹未尽,大家热情高涨、积极提问、热烈讨论,李宇明教授就听众提出的语言领域的划分、中文走向世界和基础语言学科如何促进语言发展等问题做了详细解答。
最后,赫琳教授对讲座进行总结,中心主任赵世举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刘云教授做了交流发言,称赞李宇明教授是“语言学界的领军人物”“语言文字事业的领路人和设计者”。听众也纷纷表示“太感谢了”“是一种先进文明的吸引力”。此次讲座非常成功,李宇明教授高屋建瓴,为我们理清了国家话语能力,为语言学助力提升国家话语权提出了纲领性的建议,为青年学者寻找新的学术研究热点提供了开阔的思路。(洛昭怡)